在科技领域,显卡市场一直是创新与竞争的前沿阵地。近期,随着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品的持续推出,整个行业再次成为焦点。分析机构 Jon Peddie Research 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25 年 Q1 全球独立显卡出货量为 920 万块,同比增长 5.3%。在这一市场动态中,英伟达凭借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独立显卡出货量市占率达到了 92%,相比上一季度提升了 8.5 个百分点。

英伟达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其 RTX 50 系列 GPU 的发布。当地时间 1 月 6 日,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在 CES 主题演讲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 RTX Blackwell 系列 GPU,核心产品 RTX 5090 显卡备受瞩目。从硬核参数来看,RTX 5090 拥有 920 亿个晶体管、4000 AT TOPS(AI 推理性能)、380 光线追踪 TFLOPS 以及 1.8 TB/s 的带宽,黄仁勋更是直言这一系列产品是自 25 年前推出可编程着色以来最重要的计算机图形创新。在售价方面,RTX 5090 定价高达 2000 美元,RTX 5080、5070 Ti 和 5070 的售价分别为 999 美元、749 美元和 549 美元。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英伟达在加速更新产品的同时,也面临着供应链挑战。不过,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已提前做好生产准备,Blackwell 已全面投产,新发布的 GPU 在 1 月底便上市销售。
与英伟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MD 和英特尔在 2025 年 Q1 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AMD 在 2025 年 Q1 的市占率减少 7.3 个百分点,降至 8% 后跌至新低。其市占率下降的原因在于未能提前 6 到 9 个月准确预测 GPU 产品需求,此外,在 Zen CPU 和 Radeon GPU 之间的产能分配也存在问题。英特尔在 2025 年 Q1 的市占率减少 1.2 个百分点,低于 1%。英特尔早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就推出了 Battlemage B 系列 GPU,尽管瞄准了主流市场,但未能为其带来份额增长。
从市场前景来看,根据 Jon Peddie Research 预测,2024 年 – 2028 年,独立显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 – 10.3%,并在预测期结束时达到 1.3 亿块的安装量。未来五年,独立显卡在台式机中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 86%。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英伟达凭借 RTX 50 系列在性能和市场份额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全新的 RTX Blackwell 核心让 RTX 5090 的晶体管数量大幅提升,AI TOPS 算力显著增强,显存带宽也几乎翻倍。并且,英伟达还同步推出了最新一代的 DLSS 4,通过采用全新 Transformer AI 模型,提升了渲染精度和稳定性,基于第五代 Tensor Core 的能力,DLSS 多帧生成技术还能显著提升游戏平均帧率。
在软件与平台方面,英伟达也积极布局。发布了基于 Llama 的完整系列模型,采用 NVIDIA Llama NeMo Tron 语言基础模型,包括 Llama Nemotron Nano、Super 和 Ultra 三款,应用范围广泛。还推出了世界基础模型 NVIDIA Cosmos,开发者可利用英伟达 Omniverse 创建三维场景,并通过 Cosmos 将其转换为具有真实感的场景,助力企业训练机器人。
在竞争激烈的显卡市场中,英伟达凭借 RTX 50 系列 GPU 的强大性能、提前布局的生产策略以及软件平台方面的创新,在 2025 年 Q1 独显市场中独占鳌头,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AMD 和英特尔则需在产品规划、产能分配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调整与突破,以应对英伟达的强劲挑战,未来显卡市场的竞争格局仍充满变数,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