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场景成美妆新蓝海:从防晒到“悦己”需求的全面爆发
清晨的瑜伽垫上、周末的骑行路上、深夜的健身房里,越来越多女性消费者开始带着完整妆容运动。这一现象背后,是美妆行业对运动场景的深度掘金。据《中国运动美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76%的Z世代消费者会在运动前后使用彩妆产品,其中防晒、持妆粉底、防水眉笔成为刚需品类。
雅诗兰黛与曼联的合作、橘朵推出“橘标”运动彩妆副牌、欧莱雅借势巴黎奥运会营销……国际大牌与本土品牌纷纷押注这一赛道。市场研究机构Global Market Insights预测,全球防水美妆市场规模将在2032年突破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8%。
二、功能性需求倒逼产品创新:科技壁垒成竞争关键
“带妆运动”并非简单将日常彩妆“移植”到运动场景,而是需要解决高汗防水、透气不闷痘、紫外线防护三大核心痛点。
- 防晒技术迭代:蕉下推出的次抛物理防晒霜采用致密氧化锌微粒,宣称“8小时免补涂”,其专利技术能避免化学防晒剂的皮肤渗透风险;
- 持妆黑科技:橘朵“反光盾”防晒粉饼通过微米级粉体吸附油脂,搭配成膜剂实现“运动后妆容零斑驳”;
- 修护成分升级:雅诗兰黛“小棕瓶”曼联限定版添加双重胶原肽,主打“运动后肌底修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专家方瀚群指出:“消费者已从‘成分党’进阶为‘功效党’,品牌必须拿出实验室数据证明产品能经受马拉松、高温瑜伽等极端场景考验。”
三、千亿市场的三大博弈维度
1. 场景细分:从瑜伽裤到登山靴的全域覆盖
运动美妆市场正按场景裂变:
- 室内轻运动(瑜伽、普拉提):强调养肤型底妆,如毛戈平“盛彩之光”系列含玻尿酸微珠;
- 户外高强度运动(骑行、马拉松):需搭配防晒衣、冰袖的“妆护一体”解决方案;
- 社交型运动(飞盘、桨板):侧重高显色口红与定妆喷雾的组合。
2. 性别破圈:男性运动美妆需求浮出水面
雅诗兰黛通过曼联联名款成功打入男性市场,其天猫旗舰店数据显示,男性消费者占比从20XX年的8%提升至20XX年的17%。男性专属运动彩妆品牌如“Manscaped”已开始布局防汗眉胶、无油防晒等产品线。
3. 可持续竞争:环保包装与零残忍配方
环保主义者的崛起推动行业变革。欧莱雅小金管防晒采用再生塑料瓶身,每支减少30%碳排放;本土品牌PMPM则推出可降解彩妆刷,抢占“纯净美妆”高地。
四、挑战与机遇:国货品牌的弯道超车机会
尽管国际大牌占据先发优势,但本土企业正通过差异化策略突围:
- 性价比策略:橘朵运动彩妆单品均价不足百元,仅为国际品牌1/3;
- 本土化研发:薇诺娜针对高原紫外线推出“运动特护霜”,添加云南马齿苋提取物;
- 跨界联名:完美日记与Keep合作推出“健身包彩妆套装”,精准触达运动社群。
化妆品行业专家白云虎警告:“运动美妆的门槛远高于普通彩妆,没有科研投入的品牌将在3年内被淘汰。”
五、未来展望:从“功能性”到“情感共鸣”的升级
当防晒和持妆成为基础配置,品牌开始挖掘更深层的消费心理:
- 社交货币属性:小红书热门话题#运动妆造大赛#累计播放量超20亿次,精致运动照成为年轻人自我表达的方式;
- 悦己经济延伸:运动后敷面膜、涂香水等“仪式感消费”带动相关品类增长;
- 科技赋能体验:AR试妆镜模拟运动出汗效果,AI肤质检测推荐个性化产品组合。
这场由“带妆运动”引发的美妆革命,本质是年轻一代对“健康美”与“自我掌控感”的追求。正如方瀚群所言:“谁能同时赢得实验室和社交媒体,谁就能定义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