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带货进入”换脸时代”,马斯克成虚拟代言人
当马斯克用中文推荐一款粉色小怪兽玩偶Labubu时,社交媒体瞬间炸开了锅。这段看似荒诞的视频,实则是AI视频生成平台HeyGen最新”产品植入”功能的真实演示——只需上传人物头像和产品图片,系统就能自动生成逼真的带货视频。

这种技术已能实现:
- 让霉霉用中文唱Rap推销螺蛳粉
- 蒙娜丽莎手持Gucci包包讲解时尚搭配
- 完全AI生成的角色演绎百事可乐广告
二、HeyGen的”杀手锏”:从数字人到场景化带货

区别于Runway等通用视频工具,HeyGen专注三大差异化功能:
- 产品植入黑科技:突破传统数字人只能念稿的限制,实现人物与产品的自然交互
- 多模态输入:支持文本/音频/文档一键生成视频(如上传PDF自动生成播客)
- 实时互动:Interactive Avatar功能让用户能与虚拟主播实时对话
技术内核在于其自研的:
- 3D人脸重建算法(解决手指缺失等细节问题)
- 跨语言口型同步技术(支持20+语种方言)
- 动态产品融合系统(自动调整手势匹配产品尺寸)
三、同济双子星的硅谷逆袭之路
创始人徐卓和梁望的创业轨迹颇具戏剧性:
- 深圳起步:诗云科技推出的”马良”AI作画应用因本土化不足折戟
- 洛杉矶重生:2022年转型做视频生成,7个月实现ARR破百万美元
- 资本加持:2024年6月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
“我们发现广告主最头疼的不是找网红,而是让网红说对产品卖点。”徐卓在采访中透露,HeyGen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
四、行业地震:广告公司会失业吗?
目前HeyGen已出现多个颠覆性应用场景:
- 跨境电商:中小卖家可用明星脸生成多语言广告
- 影视宣发:用AI还原已故演员出演新片预告
- 教育培训:虚拟讲师演示复杂实验操作
但技术伦理争议随之而来:
- 深度伪造风险(如用政客形象传播虚假信息)
- 版权争议(AI生成内容的确权问题)
- 失业冲击(美国已有MCN机构裁员30%)
五、竞品对比:HeyGen为何能脱颖而出?
功能维度 | HeyGen | Topview | 可灵/即梦 |
---|---|---|---|
产品植入 | 支持动态交互 | 静态图片合成 | 仅对口型 |
自定义程度 | 可换脸+换产品 | 固定模板 | 固定模板 |
价格策略 | 29美元/月无限生成 | 138元/月50积分 | 按生成次数收费 |
六、未来展望:从工具到生态的进化
HeyGen正在布局:
- 企业级API:接入电商平台实现自动广告生成
- 数字人IP库:签约网红打造虚拟代言人市场
- AIGC工作流:整合Midjourney等工具实现”文生广告”全链路
“我们不是要取代人类创作者,而是把他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梁望表示。随着Sora等视频大模型的爆发,这场由AI驱动的广告革命正进入深水区。
结语
当马斯克都开始为潮玩带货,传统广告业的护城河正在被AI瓦解。HeyGen的成功印证了一个趋势:生成式AI正在从”效率工具”进化为”生产力引擎”。对于从业者而言,尽早掌握AI工具链或许才是应对行业剧变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