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盒马正努力朝着千亿目标迈进。新任 CEO 严筱磊提出 “聚焦核心业务”,将资源集中于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两大业态,这一战略调整成效显著。2024 年,盒马实现了整体盈利,GMV 达 750 亿元,同比增长 27.1%,门店数也突破 420 家,同比增长 16.7%。

盒马鲜生作为盒马的核心业态,展现出强大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其线上订单占比达 63%,30 分钟极速配送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通过智能补货系统,盒马鲜生将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压缩,运营效率远超传统商超。在商品力方面,盒马鲜生的自有品牌 SKU 涵盖生鲜、烘焙、熟食等核心品类,打造出了多个爆款产品,如榴莲千层蛋糕、草莓盒子蛋糕等。这得益于其 “三位一体” 的商品开发体系,通过消费者大数据捕捉需求趋势,依托 “盒马村” 源头基地把控品质,借助全球直采供应链获取价格优势。
盒马 NB 则是盒马开拓下沉市场的利器。以 “硬折扣” 模式切入县域市场,盒马 NB 的商品价格仅为市场同类的 50% 左右,精准契合下沉市场消费者对 “质优价廉” 的需求。其通过 “源头直采 + 规模定制 + 极简运营” 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了低价与品质的平衡。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盒马 NB 直接对接源头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例如,江苏昆山糖盒工厂实现了 “生产 – 配送江浙沪 24 小时达”。在业态分层上,700-800㎡标准店主打生鲜标品,50-100㎡自提店覆盖 3 公里社区,形成了以盒马 NB 折扣店为核心,配套若干家线上下单线下隔日提货自提店以及无门店社区点位的 “1+N” 模式,提高了市场覆盖密度。
然而,尽管盒马在 2024 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实现三年 GMV 破千亿的目标,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价格与品质的平衡难题。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极高,但同时也对品质有一定要求。盒马需要在保证商品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以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目前,盒马正在试点 “品质分级” 策略,将同类商品分为 “极致性价比” 与 “品质优选” 两个层级,例如在鸡蛋品类中,同时提供 19.9 元 / 30 枚的普通鸡蛋与 19.9 元 / 10 枚的有机富硒鸡蛋,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但如何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确保品质分级策略的有效实施,是盒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供应链区域化的实施挑战。下沉市场物流成本高、需求分散,对盒马的供应链体系提出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在中西部下沉市场,盒马的冷链配送成本较东部地区更高,部分偏远市场甚至需要依赖第三方物流,导致配送时效不稳定。构建区域化采购网络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且区域采购团队的组建也需要时间。供应链区域化不仅涉及物流问题,还关乎人才、商品与本地化需求的匹配。盒马需要加快区域化供应链的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以适应下沉市场的需求。
再者,组织管理的复杂度升级也给盒马带来了挑战。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张,盒马的组织管理难度不断增加。下沉市场门店的店长流失率较高,反映出在人才保留方面存在难题。尽管盒马的 “店长学院” 已培养出数百名储备店长,但仍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盒马计划投入 10 亿元升级数字化系统,但技术迭代需要时间,短期内组织能力与业务扩张的矛盾仍将持续。
此外,在盒马加速拓店,抢占下沉市场之际,一二线城市 “大本营” 已悄然迎来了新的危机。“胖永辉” 将目标群体瞄准了更加年轻的中产以及品质消费者,这与盒马鲜生锁定的客户画像更为贴近了。盒马势必会面临如何平衡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业态发展的难题。如果过于侧重下沉市场的盒马 NB 业态,可能会导致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受到竞争对手的挤压;而若继续加大对盒马鲜生在一二线城市的投入,又可能会分散对下沉市场拓展的资源。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实现千亿目标的重重挑战,盒马需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一方面,要持续优化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价格与品质的平衡;另一方面,要加强组织管理,提升人才培养和保留能力,以适应业务快速扩张的需求。同时,合理平衡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两大业态的发展,在巩固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稳步拓展下沉市场。只有这样,盒马才有望在零售业的无限游戏中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最终达成千亿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