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酿惨祸!两车事故敲响安全警钟

在道路交通安全的众多隐患中,疲劳驾驶始终是高悬在驾驶员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披露的两起事故,以触目惊心的画面和严重后果,再次为广大驾驶员敲响了安全警钟:疲劳驾驶,万万要不得!

凌晨高速惊魂:车头卡进护栏缝隙

今年 6 月 29 日凌晨 5 时许,江西抚州的抚吉高速上,本应是车流量相对稀少、路面较为平静的时段,却突发一起严重交通事故。李某驾驶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毫无征兆地突然向左偏离正常行驶车道。刹那间,车辆如脱缰野马般,以极快速度猛烈撞上中央护栏。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车头直接钻进护栏缝隙,被死死卡住,动弹不得,车辆受损极为严重,现场一片狼藉。

经交警深入调查,原来李某在当天凌晨 1 点多便驾车出发。尽管从出发至事故发生,时长未达 4 小时,但这段时间恰好处于人体生物钟最易犯困的时段。李某在驾驶途中,早已被困意缠上,眼皮愈发沉重,视线也逐渐模糊。然而,他心存侥幸,想着再坚持一阵,到前方服务区再休息。可困意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袭来,最终他实在扛不住强烈的困意,在半梦半醒间,车辆失控撞上护栏。

根据事故现场勘查及调查结果,交警认定李某因疲劳驾驶导致此次事故,需负全部责任。同时,李某还因疲劳驾驶的违法行为,受到了相应的严厉处罚。

高速出口悲剧:车辆仰翻四轮朝天

仅仅一天后的 6 月 30 日下午 16 时 10 分许,陕西榆林又上演了一幕因疲劳驾驶引发的悲剧。白某驾驶车辆从榆林南收费站下高速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辆径直撞上收费站安全岛,巨大的撞击力使车头瞬间向上冲起,随后车辆失去平衡,在空中翻滚一圈后,四轮朝天仰翻在地,场面惊心动魄。幸运的是,白某上车后系好了安全带,在事故发生时,安全带发挥了关键作用,极大地减轻了冲击力,白某仅受轻伤。

事故发生后,正在收费站执勤的交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施救处置。面对交警询问事故缘由,白某一脸茫然,称自己只是打了个盹儿,至于车辆如何失控、撞上安全岛,他完全没有记忆。最终,经交警判定,白某因疲劳犯困导致这起事故,需承担全部责任。

疲劳驾驶:潜伏在车轮下的 “隐形杀手”

这两起事故看似孤立,实则都指向了同一个罪魁祸首 —— 疲劳驾驶。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失调,进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当驾驶人处于疲劳状态时,危害是多方面且极其严重的。

轻微疲劳时,驾驶人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安全性大打折扣;发展到中度疲劳,操作动作变得呆滞,甚至会忘记一些关键操作,如忘记踩刹车、打转向灯等;而一旦陷入重度疲劳,驾驶人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此时车辆极易失去控制,严重时可能引发车毁人亡的惨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总量的 21%,且疲劳驾驶事故死亡率高达 83%,触目惊心的数据足以表明其危害程度。

导致疲劳驾驶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从驾驶员自身角度看,睡眠质量差或不足是主因,长时间驾驶车辆更是雪上加霜。此外,车内环境也不容忽视,空间小、密封性强的小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车内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易使人头痛、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高速公路环境同样 “暗藏杀机”,干扰少、车速快、操作行为单一,加上视觉单调,长时间大脑缺少刺激,容易形成催眠效果。另外,凌晨和下午是人体觉醒水平最低的时段,即便睡眠充足,也容易受瞌睡侵袭。

交警提醒:防范疲劳驾驶,关键在 “未雨绸缪”

这两起事故并非个例,类似因疲劳驾驶引发的悲剧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交警部门郑重提醒广大驾驶员:事故总是比服务区来得更快!开车一直开到累了、困了才决定休息,是安全行车的大忌。防范疲劳驾驶的关键,在于 “在困意、疲劳感产生之前休息”,切不可抱有 “还不困,可以继续开”“开始困了再休息” 的侥幸心理。

那么,如何有效防范疲劳驾驶呢?首先,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也要避免午后时段开车,长途驾车出行,应尽量安排两人轮流驾驶。其次,合理安排行程不可或缺,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不超过 4 小时,停车休息至少 20 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不要超过 2 小时。再者,要时刻留意身体信号,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开车,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深呼吸。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提神饮品,或用湿巾、冷水擦脸,但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安全停车后,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部位的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最后,在高速公路长途行车时,牢记 “逢三进一” 原则,即每经过三个服务区,就进去休息一次,及时进行休整。

行车安全,关乎每一位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安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广大驾驶员务必高度重视疲劳驾驶问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合理安排行程和休息时间,坚决杜绝疲劳驾驶。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道路交通安全,让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抵达目的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