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这 10 个 “偷懒” 行为,居然是健康小妙招!

在生活的快节奏中,偶尔偷个懒,或许并非坏事。有些看似不太勤快的行为,实则蕴含着健康密码。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 10 个看似偷懒,实则巨健康的行为,其中第 4 个,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内裤袜子共洗,洗衣机里的清洁魔法

小时候,把内裤和袜子一起扔进洗衣机,大概率会被家长念叨不卫生。但其实,洗衣机在清洗衣物时,强大的搅拌和摔打功能,配合洗衣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杀菌功效,能有效清洁衣物。德国某大学研究表明,在 20.5°C 的水中清洗 15 分钟,就能消灭 99% 以上的微生物。洗净后晾晒,水分去除过程也是 “杀菌” 环节,若用烘干机高温烘干,微生物清除更彻底。而且皮肤能隔绝残留微生物,不过前提是要有干净的洗衣机和合格洗涤产品。当然,若有脚气或传染性皮肤病,就别这么 “偷懒” 啦。

鸡蛋 “素颜” 进冰箱,安全保鲜小诀窍

长辈们选鸡蛋,钟情表面沾鸡毛、鸡粪的 “原生态” 鸡蛋,回家还会先清洗再码进冰箱。可这一做法,恰恰影响鸡蛋食用安全。鸡蛋诞生后,表面有一层保护膜,能封闭蛋壳气孔,隔绝微生物和细菌。一旦清洗擦拭,保护膜被破坏,微生物便会快速接触鸡蛋,加速污染。并且,鸡蛋壳上细菌在低温环境仍可繁殖,直接放进冰箱易造成交叉感染。正确做法是将鸡蛋装进袋子放入冰箱,表面不干净可简单擦拭,吃的时候再清洗,既偷懒又保障安全 。

脸不油就不洗面奶洗脸,因人而异的清洁智慧

对于爱睡懒觉的年轻人,早晨用洗面奶洗脸这一步常常被省略。其实早晨是否用洗面奶因人而异。洗脸是利用洗面奶中表面活性剂清洁脸部污垢,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和外源性污垢。忙碌一天后,脸部污垢多,用洗面奶清洁很必要,否则影响毛孔畅通和皮肤功能。油性肤质及长痘人群,早晚用洗面奶有益;敏感肌 2 – 3 天用一次;干性皮肤的人,晨起脸部只有自然分泌油脂,过度使用清洁力强的洗面奶,易损伤皮肤屏障。所以,干性肤质的打工人,放心省去早晨洗面奶步骤吧。

赖床与懒觉,身体的自我修复时间

曾经在赖床时被揪起来洗漱、吃早饭的人不在少数。但其实,刚睡醒时,人体从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变,立刻起身会头晕,此时赖床是身体在慢慢苏醒(当然,关掉闹钟继续熟睡不算哦)。多项研究证实,周末睡懒觉好处多多,对抑郁症患者可降低自杀概率,对睡眠不足者能弥补平时睡眠短的风险,降低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患病率。不过,睡懒觉别超过两小时,否则影响生物钟 。

起床不叠被,抑制螨虫的小妙招

卧室是螨虫易滋生之地,床铺更是重灾区。螨虫以人体脱落皮屑角质蛋白为食,温度和湿度适中便大量繁殖。人每晚睡觉时流失液体可达 1 升,起床立刻叠被子,人体接触的那面被压在里面,积累的温湿度成为螨虫培养皿。而懒得叠被,直接把被子翻过来,阳光一晒,水分蒸发,螨虫生长得到抑制 。

生肉不洗直接煮,健康烹饪新观念

很多人处理肉类习惯在水龙头下冲洗,觉得这样卫生,实则危险。生肉携带细菌,生鸡肉可能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冲洗时飞溅水花会将致病菌带到厨房各处。街边小摊贩的肉,因环境和处理问题,可适当清洗。正确方法是提前接水,在不流动水中清理,洗净后用厨房纸巾蘸干。清洗完生肉,手和盛肉器皿要用洗涤剂清洗。而且,给肉焯水(冷水下锅,热水烧开)本身就是很好的杀菌过程 。

洗澡速战速决,10 – 15 分钟刚刚好

一些人认为洗澡要像带货博主展示的那样,流程繁琐、时间漫长才干净。但实际上,洗澡时间长对身体并无益处。人的皮肤表层有屏障,过度清洁会受损,引发皮肤干燥和瘙痒。长时间在密闭空间用热水洗澡,氧气消耗,可能导致大脑缺氧,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最佳洗澡时间是 10 到 15 分钟,大约是唱两三首歌的时间 。

头发不脏不油,洗头频率因人而异

关于洗头频率,多洗派和少洗派各执一词。头皮皮脂腺密度高,易出油,清洁不到位易引发皮肤问题。油性发质且工作环境灰尘多或常在露天场合,建议每天洗头;干性发质且所处环境污染少,两三天洗一次头也没问题 。

洗衣机用完敞着,防止微生物繁殖

洗衣机工作结束后,内部潮湿,若有加热功能,立刻关上盖子,微生物会大量繁殖,污染新放进去的衣服。正确做法是洗完衣服后打开盖子,让内部自然风干。同理,洗完盘子别急着收进柜子,晾干后再摞起来。不过要注意,用完马桶要关盖子,防止细菌飞溅 。

心态佛系,情绪健康的良方

懒得在意、懒得计较、懒得着急,这种佛系心态对人体同样有益。情绪剧烈波动影响身体和状态,极端情绪下做出的事往往并非本意。心情烦闷时,可能对身边人语气变差,事后又后悔。在小事上保持佛系,能避免伤害自己和身边人。当然,涉及个人利益的事,还是要积极争取 。

这些看似偷懒的行为,实则隐藏着健康奥秘。生活中不妨偶尔偷个懒,让身体在不经意间收获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