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玩盲盒的新战场:游戏IP的破圈野心
LABUBU的爆火让潮玩盲盒成为现象级消费符号,而叠纸游戏旗下女性向IP“暖暖”近日推出的潮玩品牌DearNikki,正试图复制这一路径。6月上线的首批手办盲盒销量超7万盒,销售额破550万元,印证了暖暖IP的商业潜力。但问题在于:游戏IP的潮玩化能否突破圈层,成为下一个全民级符号?

与泡泡玛特依赖轻内容IP不同,暖暖的核心优势在于强角色绑定与长线内容沉淀。作为一款运营十余年的换装游戏,“暖暖”系列通过服装设计、剧情叙事和玩家共创,构建了一个“女性成长乌托邦”。这种IP属性天然契合潮玩的“情感投射”需求——玩家对暖暖的喜爱并非源于短期热度,而是长期陪伴形成的情感纽带。
二、游戏盲盒的困境与暖暖的解法
当前游戏IP潮玩化面临两大痛点:
- 随机性与角色争议:乙游玩家常因抽到非心仪角色引发矛盾(如《恋与制作人》盲盒销量仅3000份);
- 设计局限性:游戏角色形象固化,难以像LABUBU一样通过多变造型维持新鲜感。
暖暖的差异化策略在于:
- 单一主角规避争议:暖暖作为唯一核心IP,不存在角色争夺问题;
- 换装基因赋能设计:通过发色、服装、妆容的多样性(如染色系统)衍生数百种款式,突破“固定形象”限制;
- 长线内容支撑:五代游戏更迭积累的庞大世界观,为盲盒提供持续的故事延展空间。
三、从“游戏周边”到“文化符号”的跨越
叠纸的野心不止于游戏衍生品。创始人姚润昊曾提出“中国暖暖”的愿景,对标芭比(美)和初音未来(日)。DearNikki的独立运营印证了这一目标:
- 场景破圈:盲盒、毛绒挂件等品类瞄准泛二次元人群,未来可能扩展至家居、服饰等领域;
- IP多媒体开发:动画电影《暖暖与美梦神》的制作,试图通过影视化放大IP影响力;
- 线下渗透:参考LABUBU的快闪店、联名模式,暖暖或将以潮玩为入口进入大众消费场景。
四、市场机遇与挑战
机遇:
- 女性潮玩市场空白:当前头部潮玩IP多以男性向为主(如SKULLPANDA),暖暖可填补女性向高端潮玩空白;
- Z世代消费升级:中国Z世代人均盲盒消费5年增长近3倍,情感消费成为刚需。
挑战:
- IP生命力考验:LABUBU的成功依托泡泡玛特的全球渠道和持续内容输出,暖暖需证明自身在非游戏场景的吸引力;
- 竞争加剧:米哈游、鹰角等厂商已布局潮玩赛道,叠纸需避免同质化竞争。
五、结语:暖暖能否成为“中国LABUBU”?
短期看,DearNikki的销量成绩已证明暖暖IP的商业化潜力;长期而言,其能否复制LABUBU的神话取决于两点:
- 内容创新能力:能否通过动画、联名等持续输出新鲜感;
- 破圈速度:能否吸引非游戏用户为情感价值买单。
若叠纸能平衡好“粉丝经济”与“大众消费”,暖暖或将成为中国潮玩市场的下一个现象级IP。毕竟,在“她经济”崛起的当下,一个兼具情感共鸣与商业潜力的IP,永远不缺故事可讲。
互动话题:
- 你会为游戏角色买单潮玩盲盒吗?
- 暖暖和LABUBU,谁更可能成为“国民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