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民陈女士遭遇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今年 5 月 31 日,她花费一万多元购买的一只猎狐梗幼犬,在通过哈啰顺风车运送过程中,被司机中途甩客,最终被丢弃在邻省的一个派出所门口。尽管幼犬最终被找回,但因长途运输和天气原因患上感冒,治疗费用高达 1200 元。而在事发后,陈女士多次联系哈啰平台寻求帮助,却始终未得到有效回应,三个月过去了,此事依旧毫无进展。

据陈女士介绍,当天她原本计划通过顺风车将幼犬从南京江北新区的宠物店送往 17 公里外六合区的犬舍,平台显示预计 17:30 前送达。16:32 至 16:37 期间,司机在三分钟内连续拨打了五六个电话,由于陈女士当时在卫生间未能接听。16:39,陈女士回拨过去,司机态度恶劣地表示:“我走了,车里还有人。” 陈女士提出让司机告知方向,自己开车去追,但司机仍拒绝等待。此后,司机承认未到达指定地点便完成了订单,并声称 “本来就不想接这单,是平台派发的”。地图轨迹显示,接单司机确实未到达指定地点就直接从平台完成订单并收取了费用。
无奈之下,陈女士选择报警。民警多次协调,要求司机将犬只送至派出所。司机起初表示愿意将狗狗送往宠物店,但当时宠物店老板已经下班,陈女士担心狗狗长时间无人照料会出意外,便拒绝了这一方案。在此期间,陈女士尝试联系哈啰平台,却遭遇诸多阻碍。“平台首先是联系不上,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上时,平台仅仅表示去报专员,但专员什么时候与我联系,也没有给确切时间。” 陈女士说,她还尝试拨打平台的应急电话,然而不管拨打多少次都无人接听。
直到晚上八点多,陈女士才接到来安县独山镇派出所民警的电话,告知她司机将狗狗丢在了派出所门口后就离开了。原来,是程桥派出所的民警不放心,为减少陈女士的财产损失,一直在与司机联系,最后要求司机把狗狗就近送到来安的派出所,并派警车将狗狗接回。陈女士感激民警的同时,也对司机和平台的行为感到愤怒。经检查,幼犬因长途运输加上天气等原因患上感冒,治疗费用达 1200 元。
事件发生后的第四天,陈女士接到了平台专员的电话。但当时专员所处环境嘈杂,无法正常沟通,专员表示改时间再联系。又过了三天,另一位专员与陈女士联系,然而据陈女士描述,该专员态度桀骜,称该事件与平台无关。半天之后,陈女士接到应急电话的回电,对方只是表示 “会研究去上报”,此事再次不了了之。
三个月过去了,事件依旧毫无进展,陈女士无奈只得求助媒体,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材料。陈女士明确提出三项诉求:一是要求媒体曝光司机及平台的违规行为;二是顺风车平台承担 1200 元的治疗费用;三是督促平台对涉事司机进行处罚,并完善客服响应机制。在陈女士提供的证据材料中,包括顺风车平台订单截图、与司机的完整通话录音,还有宠物医院诊断单、缴费发票及派出所出警记录。
事实上,这并非顺风车托运宠物首次出现问题。此前也有类似案件,宠物在托运过程中丢失或受伤,引发了诸多纠纷。在这些案例中,平台的责任认定一直是焦点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顺风车平台作为提供合乘信息服务的一方,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例如,在以往的一些判决中,若平台在处理纠纷时措施不当,未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次陈女士的遭遇,不仅暴露了个别司机的职业道德问题,更凸显了顺风车平台在客服响应机制、订单监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对于哈啰平台而言,如何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值得深思。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在选择顺风车托运宠物等服务时,也需要更加谨慎,提前了解平台规则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