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MCN×供应链:解码黄子韬卖卫生巾背后的“网红企业家”造富密码


一、现象级案例:当明星集体转型“企业家”

2025年的娱乐圈与直播电商圈正上演一场奇妙的跨界实验:黄子韬在抖音高调卖卫生巾,一夜狂揽4000万销售额;吴彦祖在小红书化身英语导师,推出单价不足5元的课程;谢霆锋的“锋味派”烤肠4年卖出15亿……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商业动作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商业逻辑——明星IP+MCN流量运营+供应链深度绑定的三位一体模式,正在重塑明星商业价值的天花板。


二、MCN如何将明星“企业家化”?三大核心策略

1. 人设精准匹配:从“接地气主播”到“爱老婆霸总”

以黄子韬为例,遥望科技通过四步将其重塑为“企业家IP”:

  • 前期铺垫:2021年起在快手打造“耿直主播”人设,利用“妈妈直播间扫货8万单”等娱乐事件引爆热度;
  • 平台迁移:2024年转战抖音后,通过“涨粉2000万送车”等话题持续吸粉;
  • 人设升级:借与女友徐艺洋的恋情,强化“青岛霸总宠妻”标签,吸引女性用户;
  • 价值观绑定:借315卫生巾事件发声,塑造“干净安全企业家”形象,降低产品违和感。

2. 平台调性适配:抖音快手的“real”VS小红书的“精致”

  • 抖音/快手:黄子韬、谢霆锋的快消品选择贴合平台下沉市场用户需求;
  • 小红书:明道的情感主播人设与平台“品质生活”调性高度契合;
  • 知识付费:吴彦祖的英语课程利用其“20年英文环境”履历,精准切入职场人群。

3. 供应链合作:明星代言人→品牌联合创始人

黄子韬与朵薇卫生巾的合作模式颇具代表性:

  • 轻资产运营:明星无需自建工厂,通过入股成熟供应链降低风险;
  • 分工明确:明星负责流量造势,MCN统筹渠道,供应链保障产品交付;
  • 定价策略:中端定价(如朵薇卫生巾单价低于头部品牌)契合大众市场。

三、为什么MCN偏爱明星而非网红主播?

  1. 流量规模与信任背书:全国性明星的知名度远超垂直领域主播,且塌房风险可控;
  2. 商业生命周期:明星有团队护航,人设迭代能力更强(如从演员到企业家);
  3. 破圈可能性:明星粉丝覆盖多元圈层,而头部主播用户多局限于直播场景。

四、潜在风险与行业反思

尽管模式成功,但隐患不容忽视:

  • 稳定性问题:明星热度下滑可能导致品牌失速(如某明星带货酸奶后因绯闻销量暴跌);
  • 产品力考验:朵薇卫生巾若出现质量问题,黄子韬个人IP将连带受损;
  • 可持续性争议:谢如栋坦言“仅靠流量难以为继”,需构建长期品牌价值。

五、未来趋势:从“流量生意”到“品牌生态”

MCN与明星的合作已进入2.0阶段:

  • 深度共创:如谦寻控股参与锋味派产品研发,而非简单带货;
  • 多平台矩阵:吴彦祖同步布局抖音和小红书,分渠道差异化运营;
  • 跨界延伸:王力宏音乐课程+乐器电商的“内容+实物”闭环。

结语
黄子韬卖卫生巾的爆红绝非偶然,而是MCN机构将明星IP工业化运作的典型案例。当流量红利消退,能否将明星影响力转化为真正的品牌资产,将是下一阶段决胜的关键。这场“网红企业家”运动,或许正在改写娱乐经济的商业规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