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突破:120万辆背后,智能驾驶的“中国速度”
2025年7月底,比亚迪官方宣布旗下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正式突破120万辆。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规模化落地迈入新阶段,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高阶辅助驾驶技术的强劲需求。
若将时间轴拉回至2024年,彼时行业对“百万级智能驾驶车型销量”的讨论仍停留在“未来愿景”,而比亚迪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实现这一目标,且单月辅助驾驶车型销量高达22.8万辆(2025年7月数据),其中国内市场份额占比87%——这意味着每100辆搭载辅助驾驶功能的国内新车中,就有超过87辆来自比亚迪。如此高的市场渗透率,既是对比亚迪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全品牌协同作战:从王朝海洋到高端序列,智能驾驶“无死角覆盖”
比亚迪的销量神话并非依赖单一品牌,而是通过全产品矩阵的精准布局实现多点开花。
- 王朝与海洋系列(主力担当):作为比亚迪的基本盘,这两大系列在7月贡献了20.48万辆辅助驾驶车型销量,占总销量的近90%。从入门级的秦PLUS DM-i到中高端的汉EV、唐L,再到海洋网的海豚、海豹等车型,天神之眼系统通过差异化配置适配不同价位需求——例如,10万级车型提供LCC(车道巡航辅助)、AEB(自动紧急制动)等基础功能,20万级以上则叠加高快领航(HNDA)、自动变道等进阶能力,真正实现“科技平权”。
- 高端品牌(技术溢价标杆):腾势(9936辆)、方程豹(13121辆)及仰望(320辆)虽销量占比相对较小,却是比亚迪展示智能驾驶“天花板”的关键窗口。腾势N7、方程豹豹8等车型搭载了更复杂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仰望U8则通过易四方技术平台与天神之眼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原地掉头+智能泊车”的极限场景操作,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技术护城河”。
这种“金字塔式”的品牌结构,既保证了销量规模的绝对优势,又通过高端产品拉动技术口碑,形成“下探普及、上攻引领”的良性循环。
技术矩阵全场景覆盖:从高速到泊车,“安全兜底”成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的领先性,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在于其功能丰富度与安全保障的双重突破。
1. 功能矩阵:全场景无缝衔接
目前,天神之眼已搭载包括**高快领航辅助(HNDA)、车道巡航辅助(LCC)、自动紧急制动(AEB)、全速域环境模拟显示(IBR)**等在内的数十项功能,覆盖用户90%以上的日常驾驶场景:
- 高速场景:HNDA可实现自动进出匝道、跟车巡航、车道保持及超车变道,大幅降低长途驾驶疲劳;
- 城市通勤:LCC+IBR组合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精准识别红绿灯、行人及非机动车,应对复杂路况;
- 泊车难题:易四方泊车辅助利用四电机独立控制能力,可自动识别狭窄车位并完成精准入库;代客泊车(AVP)则支持“一键召唤”,车辆自主寻找车位并泊入,甚至能在复杂停车场环境中避障绕行。
2. 安全底线:“智能泊车兜底承诺”破除用户顾虑
针对用户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担忧,比亚迪创新推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的保障政策——若因系统故障导致泊车事故,比亚迪将承担相应责任。这一举措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心理门槛,使得易四方泊车、AVP等功能的接受度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选择开通高级泊车功能的用户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10%,印证了“技术+信任”模式的成功。
数据驱动进化:日均7200万公里里程,正向循环铸就技术壁垒
比亚迪智能驾驶的持续领先,离不开海量数据的“燃料供给”。
据官方披露,天神之眼车型每天生成的辅助驾驶行驶数据超过720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往返月球约180次的距离。这些数据涵盖了中国各地复杂路况(如山区弯道、城市拥堵、极端天气等),通过云端训练平台实时反馈至算法模型,针对性优化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例如,针对南方多雨地区的湿滑路面刹车策略、北方冬季冰雪路面的车道线识别精度,均通过数据迭代实现了显著提升。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构建了**“销量增长→数据积累→技术升级→用户体验优化→销量再增长”**的正向循环:更高的市场渗透率带来更多元的数据样本,更丰富的数据推动算法快速进化,进而反哺产品竞争力,最终吸引更多用户选择。这一模式不仅加速了比亚迪自身的技术迭代,也为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提供了“规模化落地”的参考范本。
行业意义:比亚迪如何改写智能驾驶竞争格局?
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的成功,绝非单一企业的胜利,而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深远影响:
- 技术普惠化:通过规模化量产摊薄研发成本,比亚迪将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智能驾驶功能下放到10万-20万级市场,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享受到科技红利。
- 标准引领者:作为国内辅助驾驶市占率超87%的品牌,比亚迪的功能设计、安全标准及用户体验正在成为行业参考基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 中国智驾话语权:在全球智能驾驶赛道上,比亚迪以“中国方案”证明,依托本土化场景数据与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区别于特斯拉纯视觉、Waymo高精地图的技术路径。
结语:120万辆是新起点,智能驾驶的“比亚迪时代”才刚刚开始
从120万辆的累计销量到87%的国内市占率,从全场景功能覆盖到数据驱动的技术进化,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的成功不仅是商业层面的突破,更是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随着未来城市NOA功能的全面落地、算力平台的持续升级,以及更多子品牌的协同发力,比亚迪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而120万辆,或许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