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冰淇淋逆袭:38元一杯为何仍爆火?供应链+文化赋能重塑赛道格局

一、现象级扩张:新中式冰淇淋品牌半年拓店280+家

2025年,新中式冰淇淋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以“野人先生”为例,其广州首店开业期间,尽管招牌开心果冰淇淋单价高达38元,仍通过“买一送一”活动引发排队热潮,单店客流高峰期等待时间长达半小时。这一品牌自2011年创立后历经十余年沉淀,2024年全年新增门店超160家,2025年前5个月更是狂飙至280家,总门店数突破650家,覆盖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

类似案例层出不穷:

  • 忠曜堂:以上海为起点,凭借“姜汁红糖”“薄荷西瓜霜”等草本口味切入市场,门店已拓展至深圳、南京,并在成都开设快闪店。
  • 中气食族:以“中医雪糕”概念出圈,门店覆盖黑龙江、吉林等北方市场,浙江、江西新店筹备中。
  • 跨界品牌:中式甜品品牌“栀否栀否”“瑭所”将冰淇淋融入糖水、唐宋饮食文化,前者推出“栀子浮奈花”等创新产品,后者在北京核心商圈限时供应“中式海棠冰”。

二、价格下探背后的供应链革命:单球成本仅7-8元

传统意式Gelato因手工现制、进口原料等因素,单球售价普遍在50-128元。而新中式品牌通过本土供应链优化,将客单价锚定在20-40元区间,甚至平台团购价低至18.8元/杯(130g规格)。

成本拆解

  • 原料本土化:国产Gelato单球成本约6.7-8.4元(以3200g原料挖45-57个球计算),毛利率仍达65%-70%,与传统高端Gelato持平。
  • 物流效率:头部供应链实现全国隔日达,如从山东青岛到广东广州的冷链运输,大幅降低损耗率。
  • 保质期优势:工厂化生产的Gelato保质期达6个月,远超手工制作的1个月,减少库存压力。

三、文化破圈:从“东北大米”到“唐宋美学”的场景革命

新中式冰淇淋的成功不仅依赖低价,更通过文化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 地域食材创新:野人先生以五常大米为基底,汕头“冰麒麟”融入油柑、海石花等潮汕特色,南京“酥茯”将美龄粥转化为冰淇淋。
  • 历史元素复刻:瑭所从唐宋“酥山”“冰酪”汲取灵感,搭配荔枝、杨梅等应季水果,打造“中式海棠冰”系列。
  • 器物美学:部分品牌采用青花瓷杯具,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现代消费场景。

四、模式创新:轻量化运营对抗国际品牌

传统Gelato品牌依赖核心商圈高价点位,而新中式品牌通过以下策略实现快速扩张:

  • 灵活选址:景区店、网红街区店成为首选,如中气食族入驻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湖州南浔古镇。
  • 小批量生产:分时段供应新鲜产品,既保证赏味期又制造稀缺感。
  • 门店轻量化:参考茶饮店模型,缩小面积、精简人力,降低拓店成本。

五、行业意义:国产冰淇淋的“逆袭时刻”

过去,国产品牌常因供应链短板和国际品牌压制而难以持续。如今,随着国内冷链物流、原料生产的成熟,新中式冰淇淋通过“文化+供应链”双轮驱动,正从网红走向长红。其轻资产模式也为餐饮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在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背景下,本土品牌有望重新定义甜品赛道规则。

结语
38元一杯的新中式冰淇淋,本质是一场文化叙事与商业效率的共谋。当东北大米遇见意式工艺,当唐宋美学融入现代零售,这场“冰淇淋革命”不仅关乎口味创新,更标志着国产消费品牌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型。未来,随着供应链深度整合与文化IP开发,新中式冰淇淋或将成为全球甜品市场的中国答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