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LV高调入局美妆赛道,首发产品定价引争议
2025年8月20日,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简称LV)通过官方小程序正式上线首批美妆产品,标志着其筹备近两年的美妆业务”La Beauté Louis Vuitton”全面落地。然而,这份承载着品牌”高端生活方式延伸”野心的产品清单,却因”天价定位”迅速引爆舆论——其中最受关注的Scott系列唇膏盒售价高达27000元,而基础款唇膏定价1200元、替换装510元,连润唇膏也统一标价1200元;美妆配饰中,Lipstick化妆包起价3650元,吸油纸盒4150元,唇眼刷具组8400元。

消息一出,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瞬间涌入大量讨论。有网友直言:”这价格够买十支顶级大牌口红了””LV是打算把美妆做成‘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也有消费者调侃:”以前觉得买包贵,现在发现LV连刷子都比我一个月工资高。”尽管争议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LV此次入场再次展现了奢侈品牌对美妆赛道的野心——这个曾被视作”入门级奢侈品”的领域,正成为头部集团争夺增量市场的关键战场。
产品解析:从唇膏到刷具,”贵”背后的设计逻辑
纵观LV此次发布的美妆矩阵,其定价策略并非单纯”堆高数字”,而是围绕”高端定制化体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产品逻辑:
1. 核心彩妆:唇部产品扛大旗,强调”艺术感”与”稀缺性”
作为首发重点,唇膏系列被赋予了”标志性单品”的定位。基础唇膏(含替换装)定价1200-1710元(单支+替换装),虽高于Chanel(约400元)、Dior(约450元)等传统一线品牌,但LV强调其采用了”独家研发的丝绒哑光与缎光配方”,并邀请彩妆大师Pat McGrath参与调色——这位被誉为”彩妆界时尚教母”的设计师,曾为众多明星打造红毯妆容,其个人品牌彩妆单价普遍在500元以上,与LV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专业背书”。
而争议焦点Scott系列唇膏盒,则被定义为”可收藏的艺术品”。据品牌介绍,该系列以LV经典旅行箱为灵感,外壳采用珍稀皮革(如鳄鱼皮、鸵鸟皮)手工制作,搭配品牌标志性Monogram花纹浮雕,内部嵌有磁吸式唇膏收纳格,既可作为桌面摆件,也能随身携带。品牌方透露,每只唇膏盒的制作需经过超过30道工序,且限量供应,”目标客群是对独特性与工艺有极致追求的高端消费者”。
2. 配套工具:从刷具到吸油纸,”仪式感”拉满
除核心彩妆外,LV同步推出的美妆配饰同样走”轻奢升级”路线:
- 唇眼刷具组(8400元):采用野猪鬃毛与合成纤维混合材质,手柄为黑檀木雕刻,搭配LV经典老花金属扣环;
- 吸油纸盒(4150元):盒身镶嵌品牌字母压纹,内附双层珍珠纸,主打”快速吸附油脂不留痕”;
- Lipstick化妆包(3650元起):提供小牛皮、丝绸缎面等多种材质选择,尺寸适配标准口红,内部设计隔层收纳唇刷。
品牌方解释称,这些配饰的设计初衷是”为用户打造从梳妆台到社交场合的全链路奢华体验”,例如化妆包可搭配旅行套装使用,吸油纸则针对高端场合(如晚宴、商务会议)的即时需求。
市场争议:奢侈美妆的”高价合理性”存疑
尽管LV试图通过”工艺稀缺性”解释高定价,但消费者的质疑声仍占据主流。在小红书相关话题下,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一支唇膏的成本能有多少?1200元已经是普通工薪阶层一周的伙食费了。”更有美妆博主拆解称:”国际大牌口红的原料成本通常占售价的10%-20%(约40-90元),包装和营销占30%-40%,剩余为品牌溢价;而LV的溢价显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事实上,奢侈品牌美妆业务的高定价逻辑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其核心客群并非大众消费者,而是追求”身份象征”的高净值人群——这部分人群更看重品牌的文化价值与社交属性,而非单纯的产品功能。例如,LV母公司LVMH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其美妆与香水业务虽仅占总营收的8%,但利润率高达35%,远超手袋(25%)和成衣(18%),证明高端美妆已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但反对者指出,随着平价替代品的崛起(如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已推出百元内高品质唇膏),以及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增强,过度依赖”logo溢价”的定价策略可能面临市场反噬。”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为成分和功效买单,而不是单纯为品牌名字付钱。”一位资深美妆行业分析师表示。
战略意图:LV为何执着于美妆赛道?
尽管争议不断,但LV母公司LVMH集团布局美妆的决心早已明确。自2023年3月宣布进军美妆行业以来,集团先后任命彩妆大师Pat McGrath为创意总监、组建独立研发团队,并计划在全球核心城市(如巴黎、上海、纽约)开设美妆主题快闪店。此次首批产品的”高举高打”,正是其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
1. 补全品牌矩阵,触达年轻客群
相比手袋、成衣等传统核心业务,美妆产品的入门门槛更低(单价通常在几百元至数千元),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注重”轻奢体验”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通过推出设计感强烈的美妆产品,LV可以降低年轻消费者接触品牌的门槛,进而引导其向更高价值的皮具、珠宝品类转化。
2. 挖掘增量市场,对抗行业周期
全球奢侈品市场近年来增速放缓,据贝恩咨询报告,2024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仅3%,为近五年最低。而美妆与香水赛道却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速约5%-7%),尤其是高端细分领域(单价超1000元的产品)需求旺盛。LVMH集团董事长Bernard Arnault曾公开表示:”美妆是连接品牌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桥梁,也是集团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3. 强化”旅行生活方式”品牌叙事
LV的品牌基因始终与”旅行”紧密关联(从经典行李箱到旅行配件),而美妆产品被赋予了”旅途中的精致护理”的新内涵。例如,此次推出的化妆包、吸油纸等产品均强调”便携性”,与品牌的旅行文化形成呼应,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生活方式领域的领导地位。
未来挑战:如何平衡”高端定位”与”市场接受度”?
尽管LV为美妆业务设定了清晰的路径,但其能否真正打开市场仍面临多重考验:
- 消费者认知教育:如何让目标客群接受”一支唇膏=半个月工资”的价值逻辑?品牌需要通过更丰富的营销故事(如设计师灵感来源、工艺细节)强化情感连接。
- 渠道与售后:美妆产品依赖线下试用体验,而LV现有的门店布局(以手袋为主)是否具备足够的美妆销售能力?线上小程序的销售模式如何解决”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任问题?
- 竞品压力:传统美妆巨头(如Chanel、Dior)已深耕高端市场多年,新兴品牌(如Fenty Beauty、Glossier)则以”包容性”和”性价比”抢占年轻市场,LV需要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独特优势。
奢侈美妆的”天花板”之争
LV此次推出的”天价美妆”,既是品牌向高端生活方式延伸的野心体现,也是奢侈行业竞争加剧的缩影。在消费者日益理性的当下,”高价”能否转化为”高价值”,最终取决于品牌能否用产品力、服务体验和文化叙事说服市场。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奢侈品的本质不是商品,而是梦想——但梦想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基础。”对于LV而言,这场美妆赛道的冒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