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咖啡逆袭下沉市场:供应链效率与质价比双轮驱动的破局之道


一、咖啡大战下沉:价格战背后的品质突围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2025年数据显示,下沉市场现制咖啡订单量增速超250%,价格战白热化。星巴克、瑞幸、库迪等品牌通过补贴将价格压至5 – 1.68元区间,但同质化严重、品质下滑导致部分品牌被淘汰(如DOC当刻咖啡两年亏损关店)。

消费者需求分化:县城青年不再满足于低价,而是追求“质价比”——既要性价比,又要新鲜、个性化的产品。古茗凭借“鲜果 + 咖啡”组合和8.9 – 18元定价,复购率达53%,远超行业平均30%,成为下沉市场赢家。


二、古茗的破局逻辑:供应链效率与新鲜战略

1. 新鲜原料:重新定义咖啡“内核”

  • 全链路控鲜:咖啡豆从烘焙到门店使用周期压缩至30天(行业平均60天),采用定制冷藏鲜牛乳、双道鲜榨生椰乳及HPP冷榨果汁,锁住天然风味。
  • 产品创新:推出“大橘美式”(橘柑汁 + 咖啡)、“桂花拿铁”(茶咖融合)等差异化产品,避免“科技感过重”的工业香精问题。

2. 供应链壁垒:成本与效率的双重优势

  • 仓储物流网络:22个仓库(含6万立方米多温冷库)、4300亩西双版纳柠檬基地,配送成本仅为行业50%,75%门店实现150公里内配送,保障鲜果 / 鲜奶 / 咖啡豆次日达。
  • 自建运输体系:300多辆自营车辆、两日一配冷链,支撑“以空间换效率”策略,降低损耗并摊薄成本。

结果:古茗咖啡毛利率约30%(蜜雪冰城28%),支撑8.9元低价策略,形成错位竞争力。


三、下沉市场深耕:规模与场景的双重渗透

1. 渠道覆盖:唯一实现鲜奶 / 鲜果下沉的品牌

  • 80%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乡镇覆盖率40%,浙江、福建等8省门店超500家,区域市占率超25%。
  • 乡镇大店模式 + 私域运营(如江苏连云港单店年营业额300万元),推动咖啡品类占比提升至15%,单店利润增数万元。

2. 场景创新:从提神工具到生活方式

  • 功能需求:满足县城青年提神刚需(如上班族上午咖啡消费)。
  • 社交符号:通过包装设计、联名活动(如吴彦祖代言)提升“轻奢”感知,吸引都市生活向往型消费者。

四、未来竞争关键:供应链复用与持续创新

古茗的供应链能力不仅支撑咖啡业务,更通过茶饮 – 咖啡品类协同提升单店营收。其专业团队(15名Q – grader品鉴师 + 咖啡寻豆师)通过1600余次测试研发新品,结合1.5亿会员数据动态优化区域SKU,滞销品三周内下架。

行业启示

  • 价格战不可持续,质价比才是下沉市场终极武器。
  • 供应链效率决定成本底线,新鲜原料和快速迭代能力构建品牌护城河。
  • 下沉市场需兼顾功能性与情感需求,场景创新是增长引擎。

结语:古茗的逆袭证明,咖啡大战的下半场属于“供应链复用 + 质价比革命”的玩家。在县城青年对品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谁能以高效供应链支撑新鲜产品、精准触达需求,谁就能赢得长期增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