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人数八年来首降!考研考公海归赛道集体遇冷,鸡娃时代真要终结了吗?


一、拐点信号:高考、考研、考公数据集体“跳水”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比去年减少7万,八年来首次下滑。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年前高中入学人数同比上升42.59万,意味着至少有50万学生提前放弃高考。与此同时,考研人数暴跌50万,降幅达11.4%,国考报名人数或首次超越考研。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教育赛道“性价比”的崩塌:

  • 就业市场萎缩:金融业降薪、互联网大厂裁员、风投谨慎,海归学历光环褪色。
  • 学历贬值加速:硕博毕业生就业难度超过本科,专科生就业率反超普通本科(智联招聘数据)。
  • 投入产出失衡:培养一个本科生需15万-20万,但普通家庭存款超20万的仅占20%(西南财大调查)。

二、鸡娃神话破灭:从“哈佛女孩”到“泯然众人”

曾经的鸡娃标杆刘亦婷,最终沦为普通中产。耶鲁教授Daniel Markovits的研究揭示:鸡娃的终极目标不过是成为“高薪疲惫精英”,而如今这条路也愈发艰难。

现实困境

  1. 海归贬值:某汽车厂将港硕简历“泡池子”不发offer;多省公务员选调明确排除留学生(如广东、山东)。
  2. 艺考幻灭:演员王星被骗缅甸事件暴露底层演艺圈生存现状,张颂文坦言“一天18小时拍戏仅赚几千元”。
  3. 国际教育成本飙升:美国本科留学年均费用超14万人民币,但毕业生薪资连年下降(猎聘数据)。

三、教育过剩时代来临:大学扩招与人口萎缩的双重挤压

中国高考录取人数已连续多年超1000万,而2024年新生儿仅954万。未来十年,高等教育将从“稀缺资源”变为“买方市场”:

  • 扩招趋势:本科招生数从2005年230万增至450万,《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扩建千所优质高中,推动十二年义务教育。
  • 政策转向:“普职分流”松动,中考压力有望缓解(如北京试点“登记入学”)。

国际镜鉴
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学历贬值导致鸡娃退潮,“宽松教育”下毕业生就业率反升至98%。


四、未来图景:从“军备竞赛”到多元选择

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叙事瓦解,家长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本质:

  1. 技能导向:职业教育(如郑州铁道技术学院“本升专”)因就业优势受追捧。
  2. 个性化路径:艺术、体育等小众赛道兴起,但需警惕“资源咖”垄断(如明星片酬分化)。
  3. 全球化退潮:留学生转向东南亚性价比院校,或直接就业而非深造。

结语:鸡娃崩溃,是危机还是转机?

教育内卷的终结并非坏事。美国学者凯瑟琳·佩奇·哈登在《基因彩票》中指出,先天禀赋与家庭需求的匹配比盲目冲刺更重要。当社会不再用单一标准衡量成功,或许才是孩子真正解放的开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