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被指随意更改品牌商标,“盼盼” 变 “PANPAN”,“卫龙” 标识遭弱化

近日,山姆会员商店因商品品牌标识问题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继上架好丽友、卫龙引发争议后,又有网友发现其小程序存在随意改动品牌商标的情况,将 “盼盼” 改为拼音 “PANPAN”,卫龙相关产品的品牌标识也被弱化,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

从消费者提供的山姆小程序截图来看,“盼盼” 品牌的商品确实被更改为了 “PANPAN”。以一款 “PANPAN 面包脆片” 为例,商品详情中明确标注生产方是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这与市场上大家熟知的 “盼盼” 品牌同出一源。然而,在商品的展示页面,中文的 “盼盼” 字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拼音 “PANPAN”。对于经常购买盼盼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改动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甚至会误以为这是一个新的、陌生的品牌。

而卫龙的情况则更为特殊。那款 “高纤牛肝菌魔芋” 产品,经确认由卫龙生产,但在商品图片上,卫龙的品牌标识难觅踪迹。通常来说,品牌标识是产品身份的重要象征,尤其是像卫龙这样在休闲食品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其标识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山姆这种有意弱化品牌的做法,让不少消费者感到不解。

面对消费者的疑问,山姆的回应显得有些敷衍。对于 “盼盼” 改 “PANPAN”,客服仅确认 “PANPAN” 为商品品牌,对弃用中文名称的原因避而不谈。针对卫龙产品缺失 Logo 的情况,也只是表示会记录建议并反馈给相关部门,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这种态度无疑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在网络上,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有网友从法律层面提出质疑:“品牌标识是受法律保护的,山姆随意修改,品牌方难道不会起诉他们吗?” 也有网友从情感角度表达了不满:“把中文改成拼音,这简直就是掩耳盗铃,是对中国人的不尊重,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还有一些消费者则用行动表达抗议,称 “不会再续费了,之前就觉得山姆的水果和生鲜品控变差了,以后可以去盒马和永辉”。更有网友调侃道:“都 2025 年了,还有人觉得逛个山姆就高人一等,开个 260 元的会员就觉得自己是中产了,真是太可笑了。”

从商业角度来看,山姆作为一家知名的会员制超市,一直以其独特的选品和优质的服务吸引着消费者。然而,此次随意改动品牌商标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可能对其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选择山姆,很大程度上是信任其品牌和选品能力,而这种不透明的操作,无疑会让消费者对其产生质疑。

对于盼盼和卫龙这样的品牌方来说,山姆的行为也可能影响到它们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品牌标识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被广泛认知的中文品牌名,对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有着重要意义。山姆将 “盼盼” 改为 “PANPAN”,可能会让一些不熟悉拼音的消费者无法识别,从而影响产品的销量。而卫龙品牌标识被弱化,也可能导致其品牌影响力在山姆渠道受到削弱。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会员制超市运营模式的思考。会员制超市的核心是为会员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从而获得会员的认可和持续续费。如果山姆不能正视消费者的诉求,妥善处理此次事件,那么其会员数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毕竟,在如今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一旦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想要重新赢回就并非易事。

此外,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在商业合作中,品牌方与销售渠道之间的博弈。山姆作为大型销售渠道,可能凭借其市场地位对品牌方施加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而不是随意损害品牌方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品牌方也应该加强对自身品牌的保护,当发现销售渠道的行为可能损害自身品牌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目前,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消费者们都在等待山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希望山姆能够重视此次事件,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与品牌方进行积极沟通,妥善处理品牌标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形象。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市场份额可能会逐渐被其他竞争对手所取代。

总的来说,山姆随意改动品牌商标的行为,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也涉及到品牌方的权益和商业伦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一事件也给整个零售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坚守诚信原则,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