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速览:外卖业务成”利润黑洞”,但京东坚持长期投入
- 2025年Q2:京东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22.4%),净利润62亿元(同比-50.8%);新业务(含外卖)亏损147.77亿元,其中外卖”百亿补贴”是主因。
- 外卖业务表现:Q2日单量破2500万单,入驻商家超150万家,骑手规模达15万人;但新业务营业成本同比暴涨295.42%(至144.05亿元),经营费用从16.88亿飙升至144.48亿。
- 行业竞争:高盛预测2025年Q2三大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京东)总投入超250亿元,未来一年京东或亏损260亿,行业陷入”烧钱内卷”。

电商基本盘稳固:3C家电与日用百货双轮驱动
尽管外卖业务拖累整体利润,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依然展现韧性。2025年上半年,京东零售收入5739.2亿元(同比+18.6%),贡献了集团87.2%的营收。
1. 3C家电:政策红利与供应链优势
- 增长引擎: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收入3232.77亿元(同比+20.5%),占零售业务56.3%。2024年Q4国补政策(手机、家电以旧换新)推动销售环比加速,京东预计2025年家电品类将继续增长。
- 隐忧:国补退坡后,3C家电能否维持高增速存疑。京东需通过高端产品(如AI手机、智能家电)差异化竞争,但面临拼多多”百亿补贴”和直播电商的价格挤压。
2. 日用百货:补短板初见成效
- 策略调整:通过第三方卖家扩充SKU,并推出6大类定制化货盘(如IP联名礼盒、功能升级日用品)。2025年Q2商超品类连续六季度双位数增长,采销团队运营能力提升。
- 挑战:美团闪购、淘天分钟达在快消品配送上更灵活,京东需强化”当日达”时效优势。
结论:电商主业为外卖业务提供了现金流基础,但新业务的亏损速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外卖业务激进扩张:”百亿补贴”换增长,亏损却超预期
2025年2月,京东以”品质外卖”定位切入市场,4月推出”百亿补贴”,试图通过低价吸引用户和商家。短期效果显著,但代价高昂。
1. 数据亮眼:规模快速起量
- 单量与商家:Q2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接近美团2023年日均单量的1/3),入驻品质商家超150万家(对比美团2024年约250万商家)。
- 配送网络:全职骑手规模达15万人(2024年底不足5万),履约能力大幅提升。
2. 成本失控:补贴吞噬利润
- 营销费用暴增:新业务营销开支同比+127.6%(至270亿元),占收入比从4.1%升至7.6%,主要用于外卖补贴和用户拉新。
- 履约成本压力:骑手薪酬、仓储分拣等履约开支同比+28.6%(至221亿元),叠加补贴后单均亏损或超10元。
- 行业对比:高盛预测2025年Q2美团税前利润减少250亿,阿里外卖亏损410亿,京东以147.77亿亏损跻身”烧钱前三强”。
问题根源:京东外卖定位”品质化”(强调生鲜、快餐品质),但补贴策略与美团、饿了么同质化,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
行业混战升级:监管介入与可持续性争议
外卖行业已从”三国杀”演变为”多方混战”,竞争手段趋同且愈演愈烈。
1. 巨头反击:美团、阿里加码
- 美团:推出免单活动、会员红包,依托本地生活生态(到店+外卖)绑定用户。
- 阿里: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接入饿了么配送网络,主打即时零售。
2. 监管警示:避免恶性竞争
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要求”理性竞争,维护商家与骑手权益”。当前补贴大战导致:
- 商家端:佣金率被压低(部分商家佣金不足5%),利润空间受挤压;
- 骑手端:收入增长跟不上单量,流动性高;
- 用户端:依赖补贴后,涨价可能引发流失。
京东的反思:CEO许冉承认”过度竞争无助于模式创新”,承诺优化ROI(投资回报率),但未放弃长期投入。
京东外卖的未来:能否走出”烧钱换规模”陷阱?
京东明确表态”外卖是5-20年的长期战略”,但能否成功取决于三大关键点:
1. 差异化定位:从补贴到价值战
- 品质化路线:聚焦高端餐饮、生鲜冷链(如京东生鲜协同),区别于美团的大众化路线。
- 技术赋能:利用AI优化配送路径(如无人机试点)、动态定价系统,降低履约成本。
2. 盈利模型重构:单均盈利拐点何时到来?
- 当前困境:单量增长依赖补贴,取消补贴后用户留存率待验证。
- 破局方向:提高广告收入(商家推广费)、拓展B端服务(企业团餐),分摊固定成本。
3. 生态协同:与京东零售的联动
- 流量复用:京东App首页入口导流,会员体系(PLUS会员)互通。
- 供应链整合:利用现有仓储网络降低生鲜配送成本,但需平衡零售与外卖的优先级。
长期主义VS短期阵痛
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短期内牺牲了利润,但换来了用户习惯培养和市场份额提升。然而,在美团、阿里虎视眈眈的赛道上,单纯依靠资本消耗难以持续。未来1-2年将是关键窗口期:若京东能在品质化服务、技术降本和生态协同上取得突破,外卖或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反之,若补贴退坡后单量崩塌,其将成为财报中的”长期负担”。
投资者需关注:2025年下半年单均盈利改善进度、监管政策变化,以及京东是否调整补贴策略转向精细化运营。外卖这场仗,京东想赢,光靠”烧钱”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