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游泳,淹不着!”“水不深,没事的!”“孩子就在岸边玩,我看着呢!”…… 这些致命的 “我以为”,往往是溺水悲剧最常见的序曲。溺水,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隐蔽、更迅速,堪称夏日里的 “头号杀手”。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 30 万人死于溺水,平均每小时就有 34 人溺亡。在我国,根据《2022 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每年约有 5.9 万人溺亡,其中未成年人占据 95% 以上,因溺水造成的伤亡位居我国 17 岁以下人群首位。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无尽的悲痛。更令人痛心的是,绝大多数溺水事故本可以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救援得以避免。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令人痛心的溺水事故:
- 野外戏水夺命:7 月 22 日 15 时左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 6 名少年在韩店镇永和村附近河流游泳时发生溺水,其中 3 人不幸溺亡。野外水域情况复杂,水流、水深、水下环境等都难以预测,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 失足落水悲剧:6 月 15 日中午,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3 名小学生结伴到鹤鸣湖广场游玩,在广场西侧浅水区捞鱼时不慎滑落至深水区(设有警示标志),其中 2 人救治无效死亡。即使是在看似安全的浅水区,稍有不慎也可能因水底湿滑、地形突变等原因失足落水,陷入危险。
- 监护不力致祸:7 月 1 日,重庆市丰都县 8 岁女孩萌萌(化名)在长江中不幸溺亡。据萌萌的母亲所述,萌萌不会游泳,是被不认识的邻居带去长江游泳发生意外的。孩子的安全需要成年人时刻的有效监护,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 盲目施救酿惨剧:5 月 18 日,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三星村一名父亲带 15 岁儿子、12 岁女儿到河滩钓鱼。女儿不慎落水后,父亲与儿子相继下水施救,三人因水流湍急全部溺亡。在面对他人溺水时,盲目下水施救不仅可能无法救起溺水者,还会让自己陷入危险,掌握正确的救援方法至关重要。
- 捡拾物品溺水:7 月 9 日下午 4 时左右,一名中国籍女游客在泰国沙墩府丽贝岛海滩游玩时,在未穿救生衣的情况之下,下海欲捡回掉进海里的无人机,不慎溺水身亡。为了捡拾掉落水中的物品而冒险下水,往往会因对水域危险估计不足,瞬间陷入溺水危机。
溺水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可能仅仅 20 秒,一个生命就会面临严重威胁。而且,溺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定会有大声呼救、拼命挣扎的明显迹象。很多时候,溺水是悄无声息的,溺水者可能只是在水中站立不动、眼神呆滞,或者看似在玩水,实则已经无法正常呼吸,身体逐渐下沉。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溺水悲剧的发生呢?
- 家长层面:
- 有效看护: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时,家长务必做到 “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 看护。若无法亲自看护,一定要委托可靠的成年人,切不可交给未成年人。多人看护时,也要明确指定主要看护人。
- 消除隐患:家中有低龄儿童的,要定期检查并清空蓄水容器,还可通过加盖子、安装围栏、设置门栏等方式,将水源与孩子隔离。
- 安全教育:教育孩子选择有资质的游泳或玩水场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教授孩子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
- 配备防护装备:进行乘船等水上活动时,一定要为孩子穿戴专业的救生衣等漂浮装置。
- 关注天气: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避免带孩子前往水边或进行水上活动。
- 儿童自身层面:
- 避免私自下水:任何时候都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在无专业教练指导时跳水或潜水。
- 选择安全水域:留意游泳或戏水场所是否具备开放资质,有无监管员、救生员和相关安全标示,要在场所规定的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活动,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掌握安全技能:下水前充分热身,避免空腹、过饱或剧烈运动后立即下水,不在水中打闹或做危险动作。学龄儿童应努力学习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乘船时全程正确穿戴救生衣,遇到恶劣天气不进行水上活动。
- 提高安全意识:经过河、湖、沟、渠、塘等地方时,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地段更要格外小心。不到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清洗衣物、打捞物品。
倘若不慎落水,又该如何自救呢?首先要保持镇静,屏住呼吸,踢掉鞋子,放松肢体,尽可能使头部后仰,让口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同时,注意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当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抓抱救援者,要听从救援者的指挥。
当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并及时拨打 110、120 等急救电话。如果现场有竹竿、树枝等物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其伸给溺水者;也可以抛掷救生圈、泡沫块、木板等漂浮物给溺水者。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贸然盲目下水施救,尤其是未成年人,以免发生次生事故。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若神志清楚,可为其保暖,并尽快送医检查;若昏迷但有呼吸、心跳,先清理其口鼻异物,然后将其侧卧,等待救护车到来,并随时监测呼吸、心跳;若溺水者无呼吸、无心跳,要将其仰卧,清理口鼻异物,立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醒来或医护人员到达,在此过程中,切勿进行控水操作,因为控水会延误宝贵的救援时间。
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易发季。广大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掌握基础的防溺水知识,同时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教育,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下水救助。市民如发现未成年人有危险涉水行为,也请及时劝阻。珍爱生命,严防未成年人溺水,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避免溺水这一夏日 “头号杀手” 夺走更多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