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 CEO 李想在近期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录制后,于网络社交平台分享了他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他明确表示,“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在 AI 硬件终端领域,打造出如同 iPhone 般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同时,李想坦言,理想汽车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创业,并且强调,“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回顾李想的创业历程,可谓丰富且充满传奇色彩。1997 年,年仅 16 岁的李想,利用暑假时间创立了 “显卡之家” 网站。他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与执行力,为契合用户清晨浏览资讯的习惯,常常凌晨 4 点便更新网站内容;为获取评测硬件,放学后直奔电脑城借货。短短三个月,网站日访问量从 200 迅速飙升至 7000,广告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高考前他已积累了 10 万元资金。2000 年,“显卡之家” 正式更名为泡泡网,并于次年进军北京。李想亲自把控网站内容,将业务迅速拓展至全 IT 品类评测领域。到 23 岁时,泡泡网年收入突破 2000 万,估值更是超过 2 亿,成功跻身中文 IT 垂直网站三甲之列。
然而,早期为实现快速扩张,李想广泛分发干股,导致公司股东众多,决策权极为分散,这一隐患在后来逐渐显现。2003 年非典期间,年仅 22 岁的李想遭遇了重大危机,95% 的员工因不满其管理方式而选择辞职,公司几乎陷入瘫痪。这场危机让李想深刻意识到 “人” 的重要性,此前他过于专注事务本身,而忽视了团队成员的需求、成长以及生存压力。
2004 年,敏锐察觉到行业天花板的李想,毅然决定破圈转型。在旅游、房地产、汽车三个备选赛道中,他经过缜密推演,最终选择了汽车领域。他认为,汽车行业不仅可以复用此前的测评模式,且市场尚未饱和,同时中国私家车消费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于是,他抽调泡泡网的精英骨干,并招募了一批毫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于 2005 年 6 月成功推出汽车之家网站。汽车之家的定位极具颠覆性,李想将目标用户锁定为买车小白,摒弃了同行单纯堆砌参数的做法,而是选择去 4S 店实拍照片,并建立了标准化拍摄流程和车型数据库,一切以满足小白用户 “看得懂、找得到” 的需求为出发点。
但创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本投入,2005 年底,泡泡网收入达 2000 万,其中近一半为利润,而汽车之家却净亏 300 万,这引发了团队内部的诸多质疑。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汽车媒体广告大幅锐减,汽车之家现金流濒临断裂,融资也遭遇重重困难。在此关键时刻,部分股东突然发难,要求召开董事会罢免李想及核心团队。面对这一绝境,李想做出了痛苦而果断的抉择 —— 引入澳洲电讯控股。这一决策虽然让他失去了部分控制权,但却为汽车之家换取了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最终助力汽车之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第一。
在汽车之家取得成功后,李想并未停下创业的脚步。2015 年 7 月,他创立了理想汽车。在打造首款车理想 ONE 时,李想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没有局限于现有的技术路线,而是从用户底层需求出发,另辟蹊径,开创了增程品类。他坚持采用 40.5kWh 的大电池包,实现了 180 公里 NEDC 纯电续航,既能满足城市日常通勤需求,又能通过增程器有效消除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这种 “城市用电,长途用油” 的创新解决方案,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成功超越了众多竞品。
如今,站在新的时代浪潮下,李想将理想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锚定在 AI 领域,并立志将其打造成为空间机器人企业。他表示,创业并非是一种紧绷着硬熬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实践中越做越懂得如何抓住重点。李想透露,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遵循 631 原则,即 60% 的时间投入到组织建设中,涵盖员工培训、企业文化沟通等 “软基建” 工作;30% 的时间用于产品评审,他深知在产品管理上管得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剩余 10% 的时间则用于 AI 相关新知识的学习充电,而在这个过程中,想清楚 “不做什么” 至关重要。他还幽默地调侃道,“我现在经常能做到一天手机不响,够松弛吧?”
李想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理想汽车要想实现从传统汽车企业向空间机器人企业的转型,就必须在 AI 硬件终端领域取得突破。他将打造像 iPhone 那样具有颠覆性的 AI 产品作为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他希望理想汽车能够像苹果在手机领域一样,通过垂直整合,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他的设想中,未来的空间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感知、决策、推理、执行及反馈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理想汽车在技术研发、产品布局等方面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行动。在技术研发上,理想汽车不断加大对 AI 技术的投入,成立了单独的团队研发基座大模型,并打造了人工智能助手 APP 理想同学,同时开源了操作系统星环 OS,为 AI 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品布局方面,理想汽车在坚持发展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同时,也在加速推进高压纯电产品的研发与上市。下半年,理想汽车将推出家庭六座纯电 SUV 理想 i8 以及家庭五座纯电 SUV 理想 i6,届时将形成 4 款增程电动 SUV + 1 款旗舰 MPV + 2 款高压纯电 SUV 的丰富产品矩阵。
此外,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产品周期切换所带来的挑战,理想汽车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尽管 2025 年 6 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 36279 辆,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 11.2%,创下自 2024 年 3 月以来的单月交付量新低,且在 30 万元以上新能源 SUV 细分市场的份额有所收缩,但理想汽车并未因此而退缩。公司表示,将全面升级销售团队,以保障全产品序列的高效运营,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理想汽车还在加速超充网络的建设,截至目前已铺设 955 座高速充电站,且数量还在持续快速增加,为纯电车型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李想带领下的理想汽车正以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精神,朝着成为空间机器人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虽然前方道路充满挑战,但凭借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理想汽车有望在未来的 AI 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与突破。正如李想所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次创业,他将全力以赴,为理想汽车的未来发展拼尽全力,打造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