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解禁H20芯片引爆A股产业链 “易中天”三巨头单日市值暴增超千亿


一、英伟达重磅政策落地,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

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芯片H20恢复销售,同时将推出新款RTX Pro GPU。这一消息直接刺激A股”英伟达概念股”集体暴涨,光模块板块领涨全市场。

政策背景

  •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规避美国出口管制而推出的”特供版”AI芯片,性能虽不及旗舰H100,但可通过集群化部署实现接近H100的算力,主要面向中国市场的中小型AI训练需求。
  • 此前,美国于2024年4月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H20对华出口,导致国内AI算力供应链一度紧张。此次解禁被视为中美科技博弈中的阶段性缓和信号。

市场影响

  • 英伟达股价盘后上涨3%,A股光模块”三巨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合称”易中天”)单日涨幅均超10%,合计市值增长超1200亿元。
  • 英伟达概念股全线走强,中电港涨停,胜宏科技涨13.65%,华勤技术涨8.2%。

二、”易中天”业绩爆表,光模块赛道持续高景气

作为英伟达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易中天”三家公司凭借光模块技术优势,成为AI算力需求爆发的主要受益者。

1. 新易盛:业绩增速领跑行业

  • 2024年业绩:营收86.47亿元(同比+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312.26%)。
  • 2025年上半年预告: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327.68%-385.47%),单季度利润或突破20亿元。
  • 股价表现:7月15日涨停收盘(157.08元/股),市值突破1561亿元,年内涨幅超200%。

2.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龙头地位稳固

  • 2024年营收:超150亿元(机构预测),净利润约50亿元。
  • 2025年上半年:机构预计净利润增速超150%,市值达1942亿元。
  • 技术优势:800G光模块出货量全球第一,深度绑定英伟达、谷歌等巨头。

3. 天孚通信:高端封装赛道隐形冠军

  • 2024年净利润:约7亿元(同比+80%),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100%。
  • 核心竞争力:光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受益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

行业逻辑

  • 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光模块从400G向800G迭代,”易中天”凭借先发优势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
  • 英伟达H20解禁后,国内大模型厂商(如华为盘古、百度文心)的采购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三、英伟达中国战略调整:从”禁售”到”精准供货”

此次H20解禁标志着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策略转变:

  1. 市场份额修复
    • 2023年英伟达中国区营收占比从巅峰期的25%骤降至9%,2025年Q1回升至12.5%。
    • H20虽性能受限,但可满足国内多数企业的AI训练需求,预计2025年中国区营收或恢复至20%以上。
  2. 供应链本土化加速
    • 英伟达正推动H20芯片在中国本地封装(合作伙伴包括长电科技、通富微电),以规避未来政策风险。
    • 中电港等授权分销商的涨停,反映市场对分销渠道业绩增长的预期。

四、机构观点:算力产业链将迎”戴维斯双击”

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看好相关企业长期价值:

  • 信达证券:H20解禁后,国内AI算力硬件需求将提升30%-50%,光模块企业2025年PE估值有望从30倍升至45倍。
  • 中信证券:英伟达供应商订单可见度提高,胜宏科技等PCB厂商的业绩确定性增强。
  • 风险提示:美国可能进一步收紧技术出口,需关注H20芯片的后续政策变化。

五、未来展望:AI算力竞赛进入新阶段

  1. 技术迭代: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新一代B100芯片,性能或超越H100,但对中国市场供应仍存变数。
  2. 国产替代: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加速研发7nm以下制程AI芯片,长期看或打破英伟达垄断。
  3. 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光模块、先进封装(如Chiplet)、液冷散热等细分领域。

结语:英伟达H20解禁事件不仅是一次短期市场催化,更揭示了全球AI产业链重构的深层逻辑。在算力需求持续井喷的背景下,”易中天”等中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将成为未来科技投资的核心命题。

为您推荐